恩膏227,恩典愛一起
EP.381 2025/01/15
導讀:游博宏
路5:1-11
全然順服滿載賜福
我們常面對努力卻毫無成果的時刻,彷彿所有的付出都是徒勞。路加福音5:1-11記載了彼得經歷從失望到滿載恩典的過程。當他選擇順服耶穌的話語,即便在看似不可能的情況下下網,他不僅捕得滿滿的魚,更經歷了生命的突破。這段經文提醒我們,滿載的秘訣不在於自己的能力,而在於順服神的引導。當我們將有限的努力交託給那位掌管萬物的主,祂能以超乎我們所求所想的方式祝福我們,帶來真正的豐盛。
EP.380 2025/01/14
導讀:游博宏
路4:31-44
話語權柄退邪靈
權柄是一個被廣泛談論的話題,無論是政府的權威、領導的影響力,還是專家的話語權。但真正能觸動人心、改變生命、戰勝黑暗勢力的,是來自神的話語。路加福音4:31-44描繪了耶穌話語的權柄,祂的教導讓人驚嘆,祂的命令使邪靈退去,祂的醫治帶來生命的更新。耶穌的話語超越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,不僅在祂的時代有能力,今天仍能釋放人心、醫治傷痛,並彰顯上帝國的力量。我們是否願意讓這權柄掌管我們的生命?
EP.379 2025/01/13
導讀:游博宏
路4:14-30
主的恩典超越偏見
曾經聽過一個故事,說到十幾年前有個華人到美國去洽公,經過一片草坪,看到有幾個美國白人坐在草地上嘻笑、談天,便羨慕地說:「這真是個自由、民主的國度,看看這些人民多愜意呀!」之後他們又走過一個公園,看到有幾個黑人在公園裡,他便對隨行的人說:「你們瞧瞧,黑人就是這樣!一大早竟待在這裡,不好好去工作。」同樣的場景,他卻因自己先入為主的既定印象,而有截然不同的解讀。在這個世界上,有種眼疾叫作「偏見」!我們是否已習慣於膚淺的以我們過去的既定印象,來套用在每一個我們所見的人身上?我們是否會忽略了應以更全人的角度,更客觀的依其整體價值來看待一個人?
EP.378 2025/01/12
導讀:游博宏
路4:1-13
面對試探的得勝之道
試探的目的在於使我們遠離上帝,失去上帝所賜生命的價值與意義。魔鬼透過試探,從三個方面切入我們的生活:首先,以物質需求為誘餌,讓我們追求現實的滿足,忽略屬靈的優先次序;其次,以權力和榮耀的誘惑,讓我們妥協信仰原則,追逐短暫的成就,失去永恆的價值;最後,挑戰我們對上帝的信靠,試圖讓我們以測試的方式操控上帝的信實。路加福音4章記載耶穌在曠野中如何勝過這些試探,祂以上帝的話語作為盾牌,得勝了魔鬼的引誘。
EP.377 2025/01/11
導讀:游博宏
路3:23-28
耶穌家譜的福音奧秘
四福音中共記載了兩個耶穌的家譜,一個記在馬太福音一章1-17節中,另一個記在路加福音三章23-38節中。馬太福音是寫給猶太人的,它的主題是要証明主耶穌就是那應許要來的彌賽亞王──基督,因此馬太福音一開始所記載的耶穌的家譜,就是屬於『亞伯拉罕的後裔,大衛的子孫,耶穌基督的家譜』,特為要証明耶穌就是上帝所應許要來的亞伯拉罕的後裔,大衛的子孫,彌撒亞王基督。路加福音是寫給希臘的上層人士的,它的主題是要証明主耶穌是世界上最完全的人,被稱『人子』。它所記載的耶穌的家譜是母系的家譜,一直向上追朔到人類的始祖亞當,為要証明主耶穌就是上帝當初應許賜給人類的『女人的後裔』,全人類的救主。
EP.376 2025/01/10
導讀:游博宏
路3:15-22
聖靈充滿生命更新
施洗約翰對群眾說,有一位能力比他我更大的要來,他會以「聖靈與火」為他們「施洗」。接受「聖靈的洗禮」,就是我們要在聖靈裡面,聖靈也在我們裡面,我們會吸收「聖靈的特質」。這不是我們要努力達成的事,當我們領受洗禮,這件事就發生了。當你容讓聖靈在你裡面運行,你的個性和特質,就會培養出仁愛、喜樂、和平、忍耐、恩慈、良善、信實、溫柔、節制這些聖靈的果子的美德。
EP.375 2025/01/09
導讀:游博宏
路3:1-14
曠野中的呼聲
施洗約翰的曠野呼聲好似星火燎原,使猶太人趨之若騖。他那直接有力,毫不妥協的信息,迅速打動社會中的每一階層,上自貴族王公下至販夫走卒,都來到他那裡,承認他們的罪,在約但河裡受他的洗。已有數百年沒聽過先知聲音的猶太人,驚訝於施洗約翰的出現,他的信息集中在宣講罪、審判與悔改。上帝使用他先犁鬆百姓荒蕪的心田,好預備等候彌賽亞的來臨。
他傳悔改的道,要百姓用「信心」來「改變心志」,以「認罪」表明棄絕罪的決心,並要結「悔改的果子」與悔改的心相稱,然後受「悔改的洗」,如此才能得著上帝的赦免。而約翰傳道的巔峰就是主耶穌的出現,當彌賽亞來臨時,這位嚴厲的先知成為火熱的佈道家,他熱切的介紹上帝的羔羊。
EP.374 2025/01/08
導讀:游博宏
路2:39-52
生命中最優先的事
1924年巴黎奧運會,蘇格蘭選手艾瑞克用信仰彰顯了堅持的力量。他是一名虔誠的基督徒,深信跑步的天賦來自上帝,並將參賽視為榮耀上帝的方式。然而,當他發現一百公尺比賽預賽被安排在主日時,他面臨了信仰與比賽的抉擇。對艾瑞克而言,主日是屬於敬拜上帝的日子,他選擇退出一百公尺的比賽,即便這是他最擅長的項目。這一決定引發了來自國家隊和輿論的壓力,但艾瑞克堅定信仰不妥協。最終,他轉而參加非專長的四百公尺比賽。比賽前,他收到一句經文鼓勵:「尊重我的,我必重看他。」(撒上 2: 30)帶著這份信念,他全力奔跑,最終以破紀錄的成績奪得金牌。艾瑞克的故事告訴我們,真正的成功不在於世人的掌聲,而在於對信仰的忠誠。當我們堅持以上帝為首位,祂必幫助我們全然得勝。
EP.373 2025/01/07
導讀:游博宏
路2:21-38
照亮世界的真光
在洛杉磯的街頭,一個無家可歸的癮君子布賴恩踏進一家福音機構尋求協助。自此,他開始踏上了漫長的康復回轉之路。布賴恩在戒癮的過程中,重拾對音樂的熱愛。最後,他加入一群由專業人士所成立的樂團,關心那些露宿街頭的人。布賴恩受邀獨唱韓德爾的著名清唱劇《彌賽亞》其中的一曲《走在黑暗中的人》。歌詞是源自於以色列歷史黑暗時期,先知以賽亞所說的話。布賴恩唱道:「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;住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們」(以賽亞書9章2節)。《紐約客》雜誌的一位樂評家寫道:「布賴恩像是將他自己的生活娓娓道來。」路加醫生描述,當西面看見嬰孩耶穌時,宣告耶穌是照亮外邦人的光,又是以色列的榮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