恩膏227,恩典愛一起
EP.531 2025/06/14
導讀:游博宏
徒28:17-31
不被限制的福音
美國波士頓東北大學針對「文字廣傳」做了一項研究,探討十九世紀時,印刷品的內容如何透過當時的媒體,也就是報紙加以傳播。如果一篇文章被印刷超過五十次以上,在那個時代就算是「廣傳」了。在研究過程中,他們發現有一篇十九世紀的新聞報導,提到許多基督徒為信仰殉道,而這份報導廣為流傳,因為至少出現在110份不同的刊物上。「使徒行傳」是一本開放式結局的書,沒有結束語,也沒有保羅命運的交代,彷彿在告訴我們:福音的故事仍繼續傳揚,直到今日我們仍繼續在寫使徒行傳。
EP.530 2025/06/13
導讀:游博宏
徒28:1-16
風暴後的使命
在1937年4月,墨索里尼軍隊的入侵,迫使在華拉武地區服事的宣教士必須逃離衣索比亞。宣教士離開,留下了48位剛歸主的初信者。這些信徒只有馬可福音可以幫助他們的靈命成長,也幾乎沒有人懂得閱讀。但當這些宣教士四年後回到這裡的時候,這個教會不僅仍然存在,還增長到一萬人!保羅經歷船難與風暴,本可成為結局,卻反成神蹟的開端。從馬爾他島到羅馬的路上,神不斷展現祂的供應、引導與呼召。
EP.529 2025/06/12
導讀:游博宏
徒27:13-44
風暴中的信靠
當卡崔娜颶風向密西西比沿岸逼近時,一位退休牧師和妻子趕緊前往庇護中心。他們的女兒要求父母前往亞特蘭大市,讓她可以照顧他們,但夫妻倆卻因銀行關閉提不到現金而無法成行。風暴過後,他們回家想拿些東西,卻只能救回幾張漂在水上的家庭照。當牧師將他父親的照片從相框裡拿出來晾乾時,卻掉出了366美元,正好是兩張飛往亞特蘭大機票所需的金額!這奇妙的經歷讓他們明白耶穌是信實的,必會供應他們的需要。
EP.528 2025/06/11
導讀:游博宏
徒27:1-12
航道中的抉擇
人生的道路有許多的抉擇,而你所做的抉擇對你是好的嗎?施哲三博士的畫作一《抉擇》,他講述這幅畫的意義:畫中鳥吞下不屬於她的魚與蟹,眼裡卻仍盯著更大更遠的獵物。這是對慾望的譏諷,也是對人心的提醒。正如聖經說:「凡事我都可行,但不都有益處。」抉擇若無智慧與節制,終將吞下自己承擔不起的代價。
EP.527 2025/06/10
導讀:游博宏
徒26:12-32
異象改變人生
克莉絲汀的丈夫小胡是華人,她想為小胡買一本特別的書做為禮物,但在他們所居住的國家,唯一能找到的中文書就是聖經。儘管兩人都不是基督徒,但克莉絲汀希望丈夫還是會喜歡這份禮物。當小胡第一眼看到聖經時,他很不高興,不過最後他還是拿起來翻了翻。在他閱讀的過程中,他逐漸相信了聖經的真理。克莉絲汀對這意料之外的發展並不開心,於是她為了反駁小胡,也開始讀聖經。沒想到,她自己也因為閱讀聖經而被其中的真理所說服,最後相信了耶穌。
EP.526 2025/06/09
導讀:游博宏
徒26:1-11
從逼迫者變見證者
尚未遇見主的掃羅對於上主信仰的熱心,是無庸置疑的。他以猶太律法為信仰標準,以逼迫教會為熱心,將逼迫耶穌信徒視為服事上帝。但是,面對耶穌的質問:「掃羅,掃羅,你為什麼迫害我?」喚起他再思自己的信仰。「主啊!你是誰?」是他信仰反省和重建的開始。復活的主,重用了一個祂所挽回的人──迫害基督徒的掃羅,也是後來為福音甘願受苦的保羅。在教會宣教史上,保羅在福音的廣傳和信仰文字紀錄上堪稱第一,無人能出其右。
EP.525 2025/06/08
導讀:游博宏
徒25:13-27
聽審變為聽道
審判台通常是權勢與公平對決的場域,但《使徒行傳》讓我們看見神如何轉化人所設的審判舞台,成為祂僕人傳道的平台。保羅被控訴多年,看似受困、無助,實則是神逐步引領他走向更高層的聽眾──連王也要聽他傳講福音。從腓斯都的疑惑到亞基帕的興趣,原本應是審問辯解的場合,竟變為真理傳揚的機會。這是一場從人的審判轉向神的見證的翻轉,也是我們每位信徒在世界中可經歷的屬靈應許:神能將逼迫轉為見證、危機轉為呼召。
EP.524 2025/06/07
導讀:游博宏
徒25:1-12
人算不如神算
美國電影製作人懷利·奧弗斯特里特(Wylie Overstreet)讓人們透過他的高倍率望遠鏡觀賞月亮的真實景象。許多人都被這彷彿近在眼前的情景所震懾,發出敬畏的低語或驚呼聲。看到如此壯麗的景觀,奧弗斯特里特說:「這讓我們心中充滿讚嘆,知道有些事物遠遠超越我們,明白人類實在微不足道。」詩人大衛也同樣驚嘆於上帝屬天的榮光,他說:「我觀看祢指頭所造的天,並祢所陳設的月亮星宿,便說,人算什麼,祢竟顧念他?世人算什麼,祢竟眷顧他?」(詩篇8篇3-4節)即使人心懷惡意計謀,上主依然在暗中掌權,保護祂的僕人、引導福音前行。保羅面對宗教領袖的陷害與政治官員的試探,仍勇敢堅持真理,因他知道——人的計謀不能勝過上主的旨意。
EP.108 2025/06/06
導讀:游博宏
徒24:10-27
持守無虧的良心
保羅也用「無虧的」(agathos)這字來形容「良心」。在希臘文中,「無虧的」意思是「美好的、有用的、高貴的、勇敢的……」,這麼多美好的形容詞,都共同指出這個良心是無可責備的,或如現代中文譯本聖經所譯是「清白的良心」。在使徒行傳中記載保羅在總督腓力斯面前受審時,有人控告他是一個危險人物,在猶太人當中製造亂事,又是拿撒勒教派的一個頭目,甚至褻瀆聖殿。保羅堅定地為自己提出辯護,最後他說:「我常常勉勵自己,在上帝和人面前,常保持著清白的良心(無虧的良心)。」(使徒行傳24章16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