約伯飽受患難,面對朋友的安慰變為指責,指稱約伯受苦是「犯罪」所受的刑罰。猶如在舊的創傷加上了新傷。約伯決定要當面向公義上主的法庭申訴。他說:「我何必把我的肉掛在牙上,將我的命放在 手中。祂必殺我;我雖無指望,然而我在祂面前還要辯明我所行的。」198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艾利‧魏瑟爾認為:「約伯遭到朋友輪番教訓,只能被迫轉向上帝,這是很合理的,也許和上帝理論終究還是比和他的朋友理論來得好。因為在一個缺乏友誼、將受難與贖罪視為等同意義的社會裡,他不可能獲勝。」也是因為公義的上帝還未現身,因此,還可以有所期待。
EP.248 2024/09/04
向上帝申訴的勇氣
〔經文〕
伯 13章1-28節
〔金句〕
我已經沒有希望,即使上帝殺我又怎樣?我仍然要在他面前為自己申訴。
也許我的勇氣會救我,因為邪惡人不敢面對上帝。
(約伯記13章15-16節)
〔默想〕
在困境中,我是否有勇氣向上帝申訴,坦誠表達內心的疑惑與痛苦?
〔今日詩歌〕
父啊,我向祢呼求-小羊詩歌(再次將我更新)